- 南京拉卡拉:南京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今年打响攻坚战
- 发布时间:2025/2/3 12:22:32
- 1月7日凌晨4时,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精准进入预定轨道,2025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首战告捷。本次发射,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长三乙火箭配套多款自主研制的传感器,表现稳定可靠,为圆满完成发射任务贡献了宁企力量。
创立于2000年的高华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涵盖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系统等,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等行业。“自2011年起,公司多次为多型号运载火箭提供传感器和无/总线传感网络系统。”高华科技董事长李维平介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良。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出实施梯度培育等“六大工程”、十条具体政策措施,构建“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从政策上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聚焦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同时,构建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不同阶段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全市建立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系统梳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分层分类制定扶持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统筹运用财政、产业、金融等政策,精准服务各类企业,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关键棋”。去年12月26日下午,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院科研人员围绕脑机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推介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全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技术需求。活动中,38家企业分组与学院3个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加快校企协同创新步伐。
据了解,我市坚持开展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常态化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在宁高校,加快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截至目前,85%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与在宁高校保持密切技术创新合作。
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着力打通高校与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合的通道,有力推动了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连续2年新增超过100家,2024年新增121家、位居全国第六。最新公布的江苏省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二批)名单中,南京市共有268家企业入选。
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创新活力,加快竞逐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家,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家。
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显示设备生产和技术服务商,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所专注的赛道聚焦医学影像的“最终呈现者”——医用显示器。“我们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多模态放射影像智能显示系统、色彩还原等技术,填补了影像显示设备的短板。”巨鲨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在医学影像云平台、放射影像设备、感染控制生物监测和电子监测判读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同时销往近百个国家与地区,服务全球30亿诊疗人群。
持续涌现的各类专精特新企业,为南京稳增长、促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查看它们一路走来的脚印,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成功的钥匙。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功能高分子膜材料行业,历经10年磨砺,从一个小微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拥有“高精密成型”“高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客户涵盖苹果、微软、华为、京东方、小米等大型终端电子产品生产厂商。位于滨江开发区的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诞生起就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国内率先提出“实验室经济”模式,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已拥有相关专利100余项。
培育强链补链生力军,政府持续“提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强市行动推进力度,强化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等政策协同,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打响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攻坚战”,力争今年全市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家、300家、1000家、10000家。
“新未来”蕴含“新机遇”。据悉,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将进一步聚焦细分领域,深挖学院科研资源,小切口、重实效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对接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激发涌现更多具有引领性的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